10月19日訊(湘潭晚報 范彭軍)談到“藝術(shù)巨匠”齊白石,大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畫的蝦;其實,齊白石一直自詡他的詩才是第一。10月17日下午,在市圖書館3樓報告廳,文藝評論家李季琨帶著百余位市民走近了齊白石的詩詞藝術(shù)。 “仙人見我手曾搖,怪我塵情尚未消。馬上慣為山寫照,三峰如削筆如刀。”“處處草泥香,行到何方好?昨歲見君多,今年見君少。”…… 李季琨介紹,齊白石的詩詞大致可分為游歷類、鄉(xiāng)情類和題畫類3種類型。 “自古中國讀書人講究‘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’。齊白石不僅飽讀詩書,還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古話。”李季琨說,齊白石37歲時拜國學大師王闿運為師;40歲開始,他先后游歷了陜西、北京、上海、江西、廣東、香港等多地,足跡半天下。 當天,李季琨根據(jù)齊白石一生的經(jīng)歷,從學藝家山、游歷天下、定居京華3個階段展開論述,通過生動具體的事例,展現(xiàn)了一代藝術(shù)大師齊白石的詩詞人生。 閱讀延伸 李季琨,出生于1949年,湘潭人。從事地方文化研究、文藝評論近30年。2004年主持《齊白石辭典》的編纂、并擔任主編;2007年主編《湘潭齊白石紀念館藏齊白石作品集》;2009年編著《湘潭歷史文化名人·齊白石卷》。 |